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蒸汽火车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9 00:03:50

遥远的欧洲仍旧在混战当中。

贺今朝平定四方后给百姓带来了安定的生活,并且积极向外扩展,同样给了后来投身军队的人许多机会。

高一功得了贺今朝的指示后,极为喜悦。

他其实早就想这么干了,但是又害怕军法的严苛。

虽然军中战事由他说了算,但是对于后勤以及治军上的手段,在不是战时,可轮不到他来作主。

现在嘛。

总算是能放开手脚,差人去外面大干一场了。

况且稍有余力之后,边境不定得往外扩多少呢,如今顶多算是先去熟悉地形。

建设这些边缘地方,需要大量的劳力进行支撑。

光靠着那些罪犯以及战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到处去抓俘虏来修路,确保道路畅通,才能更好的行军作战。

尤其是带去了先进的农业耕种技术,边疆之地相信用不了两三年,就能完全可以供养更多的百姓。

对于准格尔部的公然叛乱,也就是他自己觉得无敌于周围部落。

可事实并非如此。

贺今朝手中可是有着从林丹汗那里拿来的玉玺,号召诸多人马随他剿灭叛乱的准格尔部落,简直是非常有法理。

准格尔部落想要找盟友,都找不到几个。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愿意为贺今朝效死奔走早先加入锤匪的蒙古族士卒呢。

有他们这些人作为榜样。

谁不渴望获取战功?

从牛马变成罗马呢?

蒙古人以前就像为大明打工而自豪,从而获取高官厚禄的卖命钱,现在他们更想为贺今朝效命。

因为大夏皇帝给的太多了。

回报多,见效快,只要成为锤匪自己人,荣华富贵自是有了。

尽管贺今朝创立了大夏,但锤匪威名声名远播,许多边远地区更愿意称锤匪。

贺今朝对于周遭的战事已经放手让部下去应付。

左良玉与高杰部正在东南亚搅风搅雨,强逼本地人为奴隶开辟道路,作威作福。

一个个土皇帝的性子尽显。

贺赞就在云南边境线上差人看着,主要还是治理云南等地。

对于东北残余势力多尔衮的绞杀,武大定也在不断的进行当中,多尔衮越发的孱弱了。

别以为逃进深山老林就能安心种粮食,现在武大定也用上了明军的战事,时不时的给你捣巢去。

根本就不给建设的时间,直接放火焚毁。

抓不住人,不重要,根据地给你焚毁了。

就看你多尔衮能余下多少心气,继续从头再来。

贺今朝就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起家的。

对于如何毁灭敌方根据地,还是有着相当多的办法。

朝鲜方面,李定国与贺启同正在全力围剿陷入绝境当中的多铎。

豪格这个在异地登基的大清皇帝,终于死于大夏军队的乱枪之下。

这个时代,光靠着个人勇武想要在战场上杀出一片天的时代,已经翻篇了。

阿济格的战死,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教训。

当有些人岁数变大了,就会下意识的拒绝接受创新,只想靠着守旧活下去。

可有些时候,他们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贺今朝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李定国便能宣告灭清即将取得全面的胜利,接下来就要着手对朝鲜进行改革。

至于日本,郑森等人攻破台湾,重新纳入中原政权的统治当中后,受到了当地移民百姓的热烈欢迎。

毕竟当初福建闹了灾荒,多是被郑芝龙给移居过去的,可无法避免的同本地人有了利益争执。

他们热切盼望着郑芝龙等帮他们当家作主。

但事实却是,大夏吏员根据土地多寡进行了整治,哪一头都没偏。

解决了闹事的头目以及巨大土地拥有者分配田地后,台湾便很难再有什么叛乱。

郑芝龙在日本率部强行登陆后,毫不客气的揍了几个大名,按照大夏的政策,对于普通百姓分润田地,拉拢了几个大名,对周遭进行征战。

同时成为大夏商品倾销,以及原料收购地。

想要闭关锁国,直接大炮给你轰开了。

确实让日本幕府提前感受到了列强的坚船利炮。

再加上德川幕府先前因为大夏的经济封锁,发生了财政危机。

不断将财政负担转移到大名头上,大名又将负担转移到武士头上。

结果武士的禄米被克扣、缩减,数量众多的中下级武士沦为赤贫,艰难度日。

随着贸易的大规模进行。

武士这个时候已经有些落寞,随着贸易的崛起,多是商人获利。

跟着郑芝龙的日本商人积聚了大量财富。

贫穷的武士和缺钱的大名往往找商人借钱。

甚至有不少武士成了商人的养子,匍匐在金钱脚下,威风扫地。

针对这种情况,郑芝龙对贺今朝做了详细的汇报。

等他正在日本征战的时候,得到了贺今朝的回复,同时也带来了几十个精通日文的吏员。

大夏吏员们通过郑芝龙、商人的牵线搭桥,同下层武士联合在一起,发出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运动。

反正德川幕府没钱给你们下发,还给他们效命做什么?

不如来投靠大夏,重回富贵的生活。

这不过是按照计划砍在武士阶级的第一刀罢了。

待到朝鲜战事腾出手来,朝廷就能加大对日本的增兵。

抓住的日本俘虏挑出一部分能打内战的,其余大部分都用船只运输到了辽东进行修路,光靠着擒获鞑清的俘虏,想要建设辽东,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辽东除了种土豆之外,还要种植花生以及新找到的抗寒水稻,以此来保证辽东能够得到有效的粮食作物产出。

对于劳力的所缺,不得不通过航海路线抓过来许多奴隶。

光靠着战俘,那严寒的天气,根本就不够用。

否则就算海运运输粮食,到了辽东内部,损耗也极大。

除了抢掠奴隶之外,还鼓励大夏百姓迁徙关外进行耕种的土地亩数,适当放开一些。

就辽东那么大的地盘,实在是有些地广人稀,也不好奔着沙俄等方向作为有利的后勤保障支撑。

海禁没有断绝,大航海带来的好处与坏处皆是明显的很。

繁荣的地方越发繁荣,江南人口止不住的增多。

反观西北等地区,小冰河的影响依旧没有消除,老秦人背井离乡多数当兵作战,渴望通过军功扬名立万。

税收政策在江南得到极大的实行,不断的进行更新。

相比之下,商人们更在意朝廷给他们颁发的牌匾,没有获得的想要获得,获得的想要继续蝉联。

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商人的信用背书了?

一些奢靡之风也很快暗中流行。

大多数富人都选择包个花船,在海岸线沿边聚会搞黄色,以此来避开官府的搜查。

尽管上有政策,但下有政策是从来不会消失的。

没了明面上的青楼,倒是有暗娼,这种需求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变得更加隐秘起来。

尽管也有商人为了少交税做了假账,这种事是无法禁绝的。

一旦被查出来,今后就别想吃这行饭了,去辽东修路种土豆的人员一下子又增加了许多人。

可以说辽东如今成了许多罪犯的流放之地,就是为了扩充那里的人口。

江南一些城市每日运出来的垃圾,就极为震撼人心,从半夜到上午都运不完。

大夏的城池在不均衡的发展,贺今朝也清楚的知道。

尽管他在天津、辽东、山东等地修建了港口,可依旧无法惠及到更深处的内陆百姓。

现在要不是贺今朝一直待在陪都北京,一旦迁移到南京,南北差距就会更大了。

不过好在北方一直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军方重工业”,南方除了造船厂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武器制造工厂。

且当兵的也皆是西北地区当兵较多,南方纵然想要叛乱,那也是被吊打的局面。

有钱归有钱,但没硬实力。

贺今朝让内阁拿出许多银钱,对南北方等内陆进行建设。

大城有大城的好。

小城也不能过于落寞。

总归是要有人生存的。

中原各地还要源源不断的进行治理黄河,以免稍有大雨就要淹没四方,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现象。

总体而言。

贺今朝的政权当中有着充足的银钱,供他对各个地方进行拨钱改造。

朝廷的银子始终堆积在地窖里算不得有钱。

只有朝廷牵头进行建设,才能让钱花出去,经济流通起来。

而不是百姓手中本就没有多少钱,还要敲出他们手中最后一个铜板,让他们为生活不断的奔波。

纵然是偏远山区,也能有那么一两个可以识字的学校,就是对于上学的学生而言太少了。

真正能扎根偏远地区的人也太少。

几乎全都是给高额补贴,教上几年便换人。

需要贺今朝批阅的奏折越来越多,但对于各个地方的变化也极为满意。

等他坐上了试验上百次从北京到天津的蒸汽火车的时候,不免也有些感慨。

尽管前面的火车头冒着大黑烟,耳边的轰隆声极大。

甚至还不如战马狂奔跑的快,但总归整体路程的时间比战马跑的要快一些。

这已经算是极大的成功了。

对于稍微有些危险的山区,目前还没有人能如同詹天佑一般,设计出来那么好的铁路路线。

但总归也在研究当中。

京张、京沈的轨道也在尝试铺设。

尽管大部分人对于贺今朝说过要培养许多人的意识,告知火车道周遭不要过人,否则容易被碾死。

但是对于这种冒着黑烟无人力畜力行驶的东西,当真是看热闹的永远都不会少。

尤其是今日还有皇帝带着许多大臣一同乘坐。

相比于贺今朝的安稳,其余大臣多是心惊胆战,他们对于这种玩意颇有些惧怕。

因为未知就预示着危险。

一旦皇帝发生了危险,整个帝国都会陷入极大的恐慌和动乱当中。

就算太子在军方历练,在地方行政上历练。

可终究还是个少年人,威望是比不过贺今朝的,那些掌控在外的骄兵悍将,除了贺今朝,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掌控。

呜。

巨大的鸣笛声响起,前方到站了武清站,许多人都松了口气。

贺今朝从火车上下来,踩在坚实的地面上,水泥铺好的。

他稍微走动了一会,放松了身体,这种火车坐着真叫一个不舒服。

牛有才身着铠甲带着一大帮护卫鱼贯而出,沿着铁道开始护卫。

站台上的服务人员,也都是吃公家饭的,全都过来行礼。

贺今朝上前同他们交流,嘱咐站长几句,又同其余员工说勿要偷懒,加强巡逻,避免有人破坏轨道,以及孩子车辆随意通过,只能从桥梁处通过。

站长是退伍老兵,丢了一条胳膊,对于皇帝与他多说了几句话,整个人都显得面色极为红润,更不用说其余车站员工了。

好几个人都激动的开始打摆子,语无伦次的甚至要给贺今朝跪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倒是被亲卫们给扶起来,夹到一旁站着,以免过于不体面了。

杨玉休锤锤自己的老腰:

“提前准备了厚厚的垫子,除了声音大,倒是稳的很,比马车要快,而且装的货物也多。”

“陛下说过,将来技术改进火车还能跑的更快。”

宋应星等研究院人员也是要来陪同的。

尽管他们已经试验了很多次,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依旧是前来。

杨玉休看着庞然大物,忍不住摸着胡须感慨道:“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

一旁的内阁成员们则是纷纷感慨着,尽管陛下早就制定了吏员退休岁数的政策。

后续也会按照级别给与养老钱,但他们这些人还是可以延迟一两年退的,至少要带带新人。

免得新老交接出现极大的差错。

“首辅尽管放心,后面的列车还在改进当中,相信今后舒适性会很好。”

宋应星对此极为自信,他已经搜罗了许多这样的人才,加在一起研究。

争取趁着皇帝大力支持的时候,把铁道铺的多一些,否则下一个皇帝万一不这么支持了呢?

“我知道你雄心壮志,但是陛下早就说过要注意安全,一旦酿成了什么事故。”杨玉休看着宋应星笑道:

“总归是有人要负责的,别把话说的太满。”

“明白。”

相比于杨玉休的担忧,徐以显倒是显得很是兴奋,对着吉珪道:

“这一车厢拉粮食做后勤,运输兵力,可要比长城快许多,也多上许多。

今后旦有叛乱,大兵朝发夕至也不再是问题。”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