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 第334章 你不仁我不义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2 15:16:30

看到手下把一桶又一桶的盐卤倒进长满了青苗的土地里,斛律光略微有些愣神。

很快,这里就会颗粒无收。然后根据经验,卤水里的盐分会渐渐扩散,污染周围一大片的良田。

周围地区的农作物,也会大受影响。

接下来就是连锁反应,盐池地区收成锐减,民众无法在这里生存,西魏开采食盐的成本将成倍数的增长,产量也会下降得厉害。

受这些的影响,西魏国内的民众要交更多的税,吃更多的苦,因为贫困死更多的人。

这么做真的值得么?

假如有一天齐国一统天下,或者占领了这片地区,那不是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么?

想了想,斛律光觉得,让西魏最大程度的不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好。

所谓“看到你不开心我就开心了”的意思。

于是也就释怀了。

中国古代治理盐碱地并无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无非是引淡水反复刷洗,再就是”种稻洗盐“法。

种稻洗盐是一种很古老的治理盐碱地的良方。战国时,西门豹治邺,就已运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终古斥卤,生之稻粱”的成效。

通过在盐碱地外围局部冲洗,让盐碱度比内圈要低,然后种植特定的农作物,让植物的根系将盐分排到土壤深处,用这样的方式慢慢的治理盐碱地。

明代万历时,保定巡抚汪应蛟,在葛沽、白塘盐碱地上开荒用的也是这种办法。

但这种方法第一是需要在和平年代,第二是所花费的成本和投入的精力完全不成正比。

更可悲的是,附近的土地并不适合种稻,只能用其他的作物代替,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选项。

可以断定,热衷于战争的西魏,绝不会采用这样的办法来治理。最大的可能,就是把盐池做成军屯,粮食全部靠外部输入。

“动作都快一点,每个人,不分官阶,最多只能装一袋盐!违令者立斩!”

盐池这块除了半成品的“卤水”外,还有已经捞出来的盐晶,白花花的,让人眼睛都直了。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