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第547章 出口创汇

作者:参娃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24 16:50:10

第547章 出口创汇

九月十号,羊城超级商场开业。

借着教师节的机会,商场打出优惠促销的广告,还请了演员、歌唱家表演,同时有抽奖活动等等。

教师及家属购物,另外有礼品赠送。

恰巧教师节是礼拜六,第二天礼拜日,超级商场客流量爆满。

多亏大家都有经验了,各方面准备的都很充分,开业期间并没有因为客流高峰而出现什么意外。

羊城商场九月十号开业,沪市商场十月一号也开业了。

十一国庆,正好也赶在礼拜六,大家都放假,沪市超级商场连着三天爆满,顾客疯狂抢购。

饶是入驻的商家早有准备,也被这客流量惊到了,谁说国人没钱的?这购买力相当牛好么?

北上广三处超级商场的成功,让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不少国内外的资本也纷纷跟风效仿。

好在盛希平他们背后有人,当初项目签合同的时候有相关约定,超级商场开业后一年内,当地不能再审批、立项同类的项目。

如此一来,其他人就算是再眼红,也得一年后才能动工建设,等他们把商场建起来,这边早就站稳了脚跟。

公司原本的一些项目,进入了停滞期,客源固定,国内争抢客户严重,利润逐年缩水。

不光如此,商场入驻的商家,也都签了类似的合同,在这边入驻后,同一地区就不能在其他商场入驻了。

现在国内商品的竞争力不够,出口欧美等国家的产品多数利润不高,所以他们要改换赛道,试试跟东欧各国交易。

盛希平接手后,倒是也没做太大调整,只是从东北还有单城那边,调过来一批人手,负责新厂的管理工作。

这边货物销售的事情,交给刘玉河等人负责,盛希平则是赶去曹城,跟那边谈投资合作的事情。

可事后想一想,这么大的公司,要养活那么多员工,也不怪吴毓丞着急。

想要长远发展,提高竞争力,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

吴毓丞和盛云菲坐镇深城总公司,原本的业务都由他们接管,并且负责各地商场建设、招商等工作。

这边刚整顿好,倭国客户陆续安排工作人员前来,实地考察工厂各方面生产情况,之后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

后续,对方会派人过来,签订正式的供货合同。

三处开业的商场都生意红火,其他几个省会的项目也都相继启动,预计明年冬天能开业。

腾跃公司经营多年,如今根本不缺销售渠道,货还没等回来呢,基本上就被各地的客户给预定了。

像这种购物场所,不光拼的是货品种类齐全,价格优惠,同样也是拼服务质量。

之前盛希平在曹城考察的时候,留意到本地有一家挺大的木制品加工厂,正处于停产状态。

接下来,盛希平主要负责跟毛子的贸易,以及家具厂等。

盛希武被任命为新厂的厂长,于海滨的弟弟于海洋任副厂长,加工厂原本的那位厂长,降为副厂长。

刘玉河等人主要负责东欧方面的贸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向其他地区拓展贸易,比如中东等地。

刘玉河跟陈维国他们带人,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用各类日用品、轻工产品,从东欧各国换回来不少商品。

以货易货,成本低,利润非常高,一辆波罗乃兹轿车,扣去相关费用、税,能挣两万多。

好在这一路上有惊无险,总算顺顺利利返航,满载而归。

为了招商引资,曹城的领导从各方面给了优惠政策,大力扶植新厂。

这几年,随着国家开放力度加大,进出口方面的生意,竞争力也大了不少。

新厂实行保底工资和计件工资相结合的方式,多干多得,激励工人的工作热情。

要知道,这年月东欧几个国家混的比毛子还差,他们那边更需要日用品、生活用品等。

就这样,吴毓丞等人进行了各方面的考察和准备。

终于在六月末的时候,由刘玉河、陈维国等人带着大批的退伍兵,雇了货轮,装满各类货物,前往东欧各国。

当时盛希平问过林朝阳,说是产品款式老旧,跟不上市场。

既然跟毛子的贸易成功了,那他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复制过去,想办法跟东欧国家进行贸易。

出差到倭国的人员已经回来,他们带去的样品和报价,相当有吸引力,已经跟倭国几大丧葬用品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导致销售不畅,货品积压,外头的货款也收不回来,工人发不出工资。

县里本来就愁着那厂子的事情,盛希平一说要接手,而且要改做出口,县领导开了个会,然后就乐颠颠的同意了。

货轮停靠在津门港口,刘玉河等人齐聚首都,盛希平也赶过去。

所以盛希平这次过去,直接跟县里领导谈,他想把那家厂子收购过来,改换思路,加工新产品出口。

这一批货物回来,净利润就是大几千万,刘玉河等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虽说这样也不能完全阻止同行业竞争,好歹有一个缓冲期。

众人齐聚一堂,正好公司高层开個小会,对未来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规划。

其中有一款轿车,波罗乃兹,运回来了七八百辆。

原本的木制品加工厂,条件不错,厂房占地面积挺大,车间内各类设备也都齐全。

经过一系列的考量,最后盛希平跟吴毓丞、刘玉河他们商议决定,出海试试。

之前在沪市,吴毓丞和盛希平碰面的时候就提起过这件事,当时盛希平否定了另外拓展新市场的想法。

合同落实到位,对方立即将预订款打到了厂子的账户上。

曹城一众领导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新厂开始马不停蹄的生产。

十月十五号,羊城秋季进出口贸易展销会开始了。

陈瑞卿早就跟盛希平说好了,给华阳厂一个名额,让他们去参加秋交会。

可盛希平在曹城忙活新厂的事情呢,哪有时间再去羊城?只能让郑华带队了。

好在产品早就研制出来了,样品、图册等也都准备的非常充分。

郑华这几年也历练出来了,带着几个人,跟随省里大部队,南下到羊城。

吴毓丞这时候也回深城了,得知消息,特地赶过去帮忙。秋交会从十月十五号到十一月四号,分三期举行,家具、装饰材料等在第二期。

华阳厂的家具,倾注了研发团队的无数心血,根据国外不同地区客户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设计了不同的款式类型。

由于场地限制,没办法将产品实物带来展示,只能将成品家具拍了照片,做成宣传册,供客人翻看。

同时,带一部分的原料样品来,让客户对家具材料有更直观的认知。

宣传册做的非常精美,各类产品的介绍下面都是中英文双语,写的非常详细。

各类板材、皮革等原材料样品,也都做的很精致,所以展会开始后没多久,华阳厂这边就吸引了不少人。

华阳厂原本就有出口业务,配备专门的翻译,所以不需要展会的翻译帮忙。

工作人员耐心又细致的给客户讲解家具设计理念,用料标准等等,不少客户对此都挺感兴趣的。

没过多久,陆续就有国外客商下订单。

华阳厂属于抚松管辖范围,客户下订单,需要县领导签字盖章。

这一次是还是常县长带队,一听说华阳厂的家具和板材接了不少订单,把常县长美的啊,那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太好了,从此往后,抚松不光有人参、矿泉水两个创汇大户,又多了个家具厂。

五天的秋交会,华阳厂连家具带板材,一共创汇五百多万美刀,这成果,相当不错了。

第二期刚一结束,陈瑞卿就打电话给盛希平了。

“我就说你们厂行吧?你看看,这第一回来秋交会,就创汇五百多万美刀,这绝对是放了个大卫星啊。

老常说了,等着回去,要给你们披红挂彩呢。春天那回要是来,肯定也能有收获,你偏不听。”

“哥,我那厂子,机器真要干冒烟了。”盛希平在电话这头,哭也不是乐也不是。

今年各类板材的订单又增加不少,加上各地门市部和三个超级商场的家具销售,三个厂子正常运转刚刚好。

这下子秋交会又来了五百万美刀的订单,不用说,又要加班加点干活了。

干吧,能怎么办呢?挣钱要紧。

“哈哈哈,我可管不了那么多,只要创汇了,我就高兴,剩下的事儿,你自己操心去吧。”

陈瑞卿在电话里,笑的可开心了。

“对了,你那边现在啥情况?需要帮忙不?”

“还行,接了几批订单,目前厂子正常运转。

这玩意儿简单,普通工人两天就能做出来一件儿,要是那种精雕细刻的,稍微费些工夫,顶多三天也就差不多了。”

桐木质地轻软,最适合雕刻,当地其实不少人都会这个手艺。

盛希平出高价请了几位手艺好的进厂当师傅,稍微一教,大部分工人很快就能掌握技巧了。

“行,还是你小子有脑瓜,啥玩意儿都能琢磨出来。

我还真是没想到啊,小倭子的棺材,竟然也能挣钱。

行,你啊,多往那边出口点儿,他们用的越多越好。”

陈瑞卿家里的长辈,有人当年就是死在鬼子手里,所以陈瑞卿从骨子里,恨那些人。

平常时候,为了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不得不对那些人客客气气的,当着自家兄弟,陈瑞卿才不管那些呢。

盛希平被这话给逗乐了,“行,那我多出口给他们一些,多赚他们的钱,也算是解恨了。”

长途电话挺贵,俩人闲聊一小会儿,便挂了电话。

盛希平在曹城呆了一个多月,直到这边生产逐渐步入正轨,盛希武和于海洋在厂里也站住了脚,这才动身返回东北。

盛连成夫妻,早在九月中旬烧完张玉山老爷子的三年坟之后,就急急忙忙回家了。

盛连成惦记着家里的庄稼没收呢,忙活了一年,临秋末晚了,不能全都扔地里啊。

结果等他们到家时,刘玉江领着养殖场的工人,早就把盛家那点儿地,都给收回去了,根本没用盛连成夫妻忙活。

不用收庄稼,张淑珍就赶紧张罗着给盛云芳做被。

盛云芳和蒋彦斌的婚期定在了腊月里,过年之前,到时候他们多请几天假,回沈城办婚礼。

盛云芳结婚,除了原本那两套房子之外,盛希平给陪送一辆车,连带全套家电。

如此一来,盛连成两口子又没啥发挥余地了,只能陪送几套被褥和零碎物品。

沪市那边都睡床,跟东北睡炕不一样,所以那褥子都是照着以前被子的尺寸来做,铺到床上正好。

东北冷,被子要厚一些才暖和,但沪市天气暖和,厚被盖不住。

正好这次回老家的时间长,张淑珍在集上看见有卖蚕丝被套的。

那玩意儿轻便又暖和,就买了四床被套回来,正好做上。

等盛希平回到松江河时,张淑珍早就领着人,把四铺四盖的被褥都做好了。

装进一对儿花曲柳面儿的箱子里头,等着盛云芳结婚时候带走就行。

十一月下旬,东北已经挺冷了,林场冬季采运工作已然开始。

今年开春的时候,局里就成立了风倒木生产指挥部,在风灾区建立了暂设点。

从白西、马鞍山、松山、胜利等几个林场,抽调大部分一线工人,投入到抢救风灾材的生产中。

等到冬季采运开始,那些工人再撤回原林场,进行常规冬季采伐任务。

位于前川林场境内的东北虎园,大部分建筑已经完成,虎园周围,也用铁丝网等东西,围了起来。

目前,园内还没有东北虎生活,但是工作人员已经住进来,配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同志们,在林区里进行东北虎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

“盛总伱好,咱们的工作人员,在山里发现了两只受伤的未成年东北虎。

那两只虎受伤很重,但是非常凶,工作人员无法靠近。你看这要怎么办?”

这天,盛希平正在家具厂办公室,处理外贸订单的事情呢,忽然桌上的电话响了。

接起来才知道,是前川东北虎园那头打过来的。

“两只未成年虎?受伤了?”盛希平一个激灵站起来。

坏了,不会是欢欢和乐乐吧?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