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崔仁师所说情况,文武百官顿时议论了起来。

有不明真相官员开口道:“这又是招收部曲,又是建设学堂的,难道真的有谋逆之心??”

有大臣对此表示了怀疑:“燕王如今怕是没到十岁吧,怎么会有这般想法?”

有大臣则摇头道:“你怎么不说他这个年纪,有如此这般多的发明呢?”

也有大臣表示了赞同:“依我看这分明就是图谋不轨!”

但更多的人是举棋不定:“这全是他的一面之词,不能全信,还是看看圣上怎么说!”

对此,李世民眉头紧,已经有很多官员相信了崔仁师,就算自己能够解释通,那事后一定满大街的传出不好的谣言。

哎···

他不由的叹了口气,他记得清楚,李佑可曾经说过要造船跑路的。

而且自己这么维护,那太子和皇后又会作何感想呢?

想到这,李世民十分头大,给朕惹出这么多的麻烦,你可真是该死啊!!

他心里将崔仁师骂了个遍,但面对文武百官,还是得开口解释。

“崔公所言,燕王借着工坊的名义,大肆招收家臣,朕以为不然!”

“如今朝廷也开了许多工坊,招收了许多工匠,按照你这么说,那岂不是意味着工部尚书也在招收部曲家臣,意图谋反?”

工部尚书,段纶一脸懵逼,不是···怎么就扯到了自己身上?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他赶紧站了出来说道:“启禀圣上,绝没有行此等之事,请圣上明鉴!”

李世民微微点头,对于段纶自然是放心的。

他的目光转向了崔仁师,说道。

“我听闻崔公家中有许多工坊,有卖盐的,也有卖粮的,这些人也是工匠,也是掌柜。”

“若是按照崔公这么说,如果他们也能作为家臣和部曲?”

“那崔公岂不也是在行谋逆之事?”

说吧,崔仁师连忙低头道:“启禀圣上,臣绝无此心,还请圣上明鉴。”

李世民当即反问道:“那你又为何说工坊招收工匠是在招收部曲?”

面对质问,崔仁师很想说只是听说,但一想到没有证据,恐怕又会被怼···。

李世民见他不说话,高声说道:“满朝文武谁人家中没有家仆,没有工匠?难道满朝文武都是逆臣!?”

对此,文武百官当即附和了起来。

有大臣开口道:“这谁家还没有个工匠和家仆啊,这怎么能够作为家臣和部曲?”

更有大臣点了点头:“这工匠这般低贱,既不能文,也不能武,这怎么能做家臣和部曲?”

“是啊,工匠的工人要是也能算家臣,那还得了??”

程咬金则调侃着说道:“老黑,老黑,说你呢!!”

身为铁匠出身的尉迟恭一脸的无语:“看我作甚,我能为圣上效力,可不只是会打铁,那是有几分本事的!!”

在儒家思想中,士农工商等级有序,商人最为低贱,工匠稍微好一点。

工匠和家臣之间不仅是地位天差地别,本职也是天差地别。

工匠多是利用传承的手艺从事各种生产,而家臣要么武力超群能够作为武将,要么聪慧过人能够作为军事。

因此在绝大多的时候,工人和家臣两者都搭不上关系。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存在交集,比如铁匠出身的尉迟恭,出身铁匠,但也凭借勇猛成为了李世民的手下的武将。

不过这也只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商议过后,魏征站了出来道:“臣以为家臣和工匠两者毫无干系,实在是太过牵强了。”

长孙无忌等人附和到:“臣附议!”

在场的人都受过燕王的帮助,间接的尝到过甜头,纷纷站出来说话。

对此,面对目光不善的众人,崔仁师缩了缩头开口问道:“那开设学堂,招收乞丐读书,这如何解释呢?”

对此,李世民笑道:“这学堂想必你可能了解都不太清楚。”

“据朕所知,他开设的这学堂和一般的学堂不一样。”

“学堂内不仅有有养殖场,果林,有耕田和鱼塘···。”

“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种果树,还要放牛羊,还要耕田!”

“而且学生读的书也不是私科举所要考试的《四书五经》,而是由孙思邈编写的医书。”

“他们将来也不会参加科举,而是在工坊干活,大多数的可能会成为大夫,和专门生产小药丸的工人。”

“至于为什么要招收乞丐,那是因为学堂没有教授科举教材,更没有大儒。”

“以至于无人愿意入学堂,但学堂已经建设了,所以便招收乞丐。学堂提供吃住,乞丐也能为王府干活。”

“与其说是学堂,朕觉得倒像是善堂,解决乞丐无所事事的同时也能借此减少开支。”

这么一说,文武百官不由的点了点头。

孔颖达连连摇头道:“这不读科举考试的书籍,也参加科举,这怎么可能算是学堂?”

对此也有人表示了不解:“可是开办学堂,既不教授科举教材,也不参加科举,还不收钱,这图什么啊!”

甚至有人怀疑到:“我觉得燕王可能觉得工薪太贵,所以才借着学堂的名义,来招收人来干活!!”

更有人猜测到:“明面上是学堂,依我看就是想招收工人干活,而且还不想给钱!”

“为了钱能编经书···我觉得有这个可能!”

自古以来,读书的目的那就是做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学堂的存在,就是围绕着读书做官而衍生出来的机构,要是这个机构失去了原本的目的,那学堂还是学堂么?

至于太医署,这太医署也是最近几年建立起来的,这也能算是学堂?

那太乐署、鼓吹署、太卜署等岂不是都是学堂??

在现代人的目光看来,太乐署,鼓吹署、可能是舞蹈学校和音乐学校。

太医署可能好一点,考不上科举,说不定还能够进入太医署做个官员,这属于备选。

而太乐署,音乐本身属于低贱的外,太乐署的很多都是犯人的女眷,这种贱业也能成为学校?

至于太卜署主要负责占卜,不仅在古代不被认为是学校,就连现在恐怕很难归类成学校。

因此,李佑的学堂在他们看来,可能连太医署都不如,根本不能算是学堂。

听着文物百官的议论声,崔仁师知道这事又过去了:“那战俘呢?上万的战俘,总不能也全都是工匠吧!”

有人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上万的突厥人,这能说的过去么?”

有人则开口道:“我听说多数都是老弱病残,还有很多女眷,这打不了仗!”

有人则反对道:“突厥人无论男女,都会骑马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也不为过!因此就算是女人,那也是有战力的!!”

文武百官议论声不断,对于接收上万战俘,意见不一。

毕竟人数摆在那里,即便是老弱病残,那总能整出一点战力。

对此,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上万的战俘的确不是工匠,他们是工人。”

崔仁师愣了一下:“工人!?”

文武百官也不由的喃喃道:“工人??”

李世民看着文武百官开口道。

“如今修建水泥路,开采矿石,冶炼钢铁,这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而此时节正是农忙时节,若是大量的征调百姓,恐耽误农忙,再加之幽州本就是穷苦之地,粮产不丰。”

“因此燕王就用战俘去修建水泥路,开采矿石。”

“此举不仅不会损害民力,且大量的使役战俘让突厥人口减少,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且据禀告,自从用上了上万的战俘,成果卓越,幽州的钢铁的产量是去年的五倍之多,道路修建是去年的两倍之快···”

“只需要再过一段时间,钢铁兵刃就能装备军队;水泥路将会修建完成,到时候南北之间畅通无阻···”

“至于大建小汤山?”

“那个地方距离突厥十分的相近,是最近国泰民安,胡商来往聚集才形成的一个小镇。”

“比起那能攻能守,早有的千年之久的幽州城来说真是不值一提。”

讲真的,小汤山这个地方虽然是交通要道,但又怎么能比得过幽州城。

对此文武百官议论声不断。

房玄龄开口道:“用突厥人做工人,此举甚好,不仅不用消耗民力,更能让突厥人为大唐所用,只是粮食消耗···”

程咬金则想到了什么:“这加了工人,钢铁产量提高这么多,再过几年,就算是东征高句丽恐怕也能成!”

尉迟恭点了点头:“东征高句丽?依我看应该是先北征突厥。”

但魏征也有些担忧:“虽说是工人,但这么多人若是被鼓动,恐怕···。”

“放心好了。”程咬金毫不在意的说道:“圣上有驻军在幽州,这能出什么事!”

“是啊,幽州城可是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燕国的都城,不仅各类基础设施完善,而且防御方面也是相当的牢固。”

“真要建设城池,那也不应该是重新建设一个小镇,而是扩大幽州城,又或者周边建设才对。”

“···”

长孙无忌则是眉头紧皱,倒不是担心,只是李世民这么维护,让他感到了危机。

房玄龄等人则默默不语,皇家之事,他们不好参与更不好表态。

随着议论声逐渐的安静下来,李世民眼神不善的看向了崔仁师问道。

“崔公,你对朕的解释可曾满意?”

“臣···”崔仁师此刻非常的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哼!”李世民突然发难道:“朕在问你,为何不言??”

“臣······”

崔仁师心中暗暗叫苦,脑门上汗水直流。

你问我满不满意?

那我当然是觉得不满意,甚至觉得你李世民就是在胡扯。

上万战俘都做工人,那语言都不通,能管理的好么?

还让公路修建速度加快,钢铁兵器将会全军装备,这不是在胡扯那是在做什么?

可是自己毫无证据能够证明李世民在胡扯。

反倒是李世民拿出了报纸,经书之类的证据,让自己陷入了被动,让文武百官信服。

他叹了口气,这下子是彻底的输了。

事发实在是太突然了,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早知道会发生这种事,那伪造都得伪造出一点证据来。

面对质问崔仁师也只能垂首,默不作声。

见此情形,李世民不由的哈哈大笑,痛快的说道:“朕明白了,你支吾不言,那心里肯定是非常的不满意!”

“既然如此,不如爱卿去幽州亲自看看!?”

听此话语,崔仁师气急,我都低头了你还想怎么样。

他只觉得羞辱到了极点,只得咬牙道:“臣满意。”

李世民起身,不由的冷笑,成天在这挑拨是非,到了这个时候才服软!?

要不是自己一直关注着,那恐怕满大街都得传出燕王再幽州屯兵造反的事情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到那时,恐怕燕王得造船去天竺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眼睛死死的盯着崔仁师。

要是燕王去了天竺,那靠着瘸腿和龙阳之好的太子···他不敢想下去。

大殿陷入了沉寂,殿中安静的可怕。

李世民冷厉的目光看着崔仁师,杀气四溢。

崔仁师不由的肝颤,汗水层层而下,求救似的再次看向了王珪等人。

一众人见崔仁师的目光传来,有人躲闪不及,这么大的疏漏,还帮他解释,这不是把自己给搭进去么?

但也有人想到了什么,虽然世家各有竞争,但此刻崔仁师至少是同一个阵营的。

而且科举不仅是针对崔家,更是针对所有的世家,眼下帮他那就是就是帮自己。

于是···王珪站了出来,开口道:“圣上,崔公年事已高,且为大唐效忠已久,看在其苦劳的份上何不算了?”

有了王珪的带头,卢承庆也开口道:“是啊,崔公年事已高,有些失言也在所难免。”

看似在调和,但其实是仗着世家的压力,让李世民免除崔仁师的罪责。

很快,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请求,甚至就连长孙无忌等人也不例外。

当然了长孙无忌等人不会想着崔仁师等人。

之所以如此也如此请求,只是因为不想李世民和世家翻脸,不想矛盾继续。

毕竟,世家的联合那是一股极大的力量,眼下翻脸,那整个大唐都会乱,搞不好刚刚安定的局面,会战火四起。

他们的劝说,也算是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下。

李世民看着黑压压的一片,拳头不由得攥紧。

要是换了别人,他指定得让那人关起来常常牢饭的滋味,但第一世家崔家,此刻还是奈何不了他们。

世家,世家还是世家!!朕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世家!?

他愣了片刻,冷静之后,轻叹了口气,顺着台阶,开口说道。

“崔公年事已高,失言也实属尝试,朕念在其劳苦功高,便不予。”

“不过···崔公经常失言,朕十分担忧,还是在家修养两个月,让太医好好看看!!”

崔仁师松了口气,修养两个月,这个惩罚不算是太高,甚至可以说是不痛不痒,服软道。

“臣···遵旨!!”

双方都顺着台阶下,事情没有闹大,这让文武百官都不由的松了口气。

李世民继续指着黑板说道:“既然如此,科举诸多策略就交给吏部实行,长孙无忌监督此事。”

高士廉和长孙无忌行礼道:“臣遵旨!”

“报纸一事,便有···”李世民扫过一眼说道:“便有魏公来编辑和处理,工部配合此事。”

报纸交给孔颖达,那不用想,通篇可能都是之乎者也,这肯定不行。

交给魏征,魏征文章犀利,比较公正,交给他再合适不过了。

“这第一版报纸,要将科举之策略给公布天下。”

“朕希望今年科举之时,科考学子犹如满天星辰般多不胜数,更能大放光彩,为国效力。”

段纶和魏征行礼道:“臣遵旨!!”

眼见没有其他事,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若无其他事,那便退朝?!”

宦官等了一会,见没有人在出列并禀告事情,便从旁走了出来。

他高声宣布道:“退朝!”

喜欢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