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长安。

正是骄阳升起,如火如荼。

李世身着龙袍,刚来到御书房,便看见暗卫在一旁的等候已久。

一旁的宦官在旁低声说道:“启禀圣上,暗卫有要事禀告。”

“臣参见圣上。”暗卫走上前行礼道。

“免礼,进来再说。”李世民微微点头,他知道这是幽州又有事情发生,赶忙打起了精神,也不知道,幽州又有什么好东西发明。

“是!”暗应了一声,带着信息跟在了李世民的身后走进了御书房中。

李世民走进了御书房中,坐在了椅子上,招了招手示意宦官离开。

待宦官离开之后,暗卫将信息呈上,躬身行礼过后也退了出去,只留下李世民独自一人查看。

当李世民接过信息,只听‘叮’的一声,脑海中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大唐国力:】

【事件:宿主获得初级纸币制造和货币知识,初级银行建设知识,初级金融相关知识,国力值增加500。】

李世民看着眉头微微皱,只有一条信息?

纸币制造,纸币是什么?

货币又是什么,银行建设,难道朕得建设银行?

这些知识都有啥用,居然能值五百?

带着诸多疑惑,他继续看了下去。

【殿下制作了各种精美的红票,告知给了众多家臣】

红票这东西用的地方很广,对此李世民再清楚不过了。

不过,这个红票···

李世民拿起了起来,只见平整的捏着两端,抖了两下,发出了清脆的‘噼里啪啦’生。

这种纸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是使用最新技术制造的纸张,坚韧且不易折断,生产成本要比一般的纸更加的贵。

他怎么会用这么贵的纸,以往不是能用便宜的就用便宜的?

而且这人头像好像在哪里见过,还有这画也太过精美了。

最关键的是,这红票写的是一百文,是金钱的面额。

而官府发的红票主要是为了避免发钱,所以才发红票避免,比如考生回家食宿的票,根本不会写钱。

图案的精美,上面的数字,种种迹象让李世民感觉有些不对劲。

但具体哪里不对劲,他又说不出来。

【一众家臣询问,这些红票精美如画,不知道有什么用。】

【殿下直言想开一家柜坊。】

李世民很是不解,柜坊?他开柜坊做什么?

李世民甚至怀疑,李佑懂什么叫做柜坊么?

【薛大鼎不解,各地都有柜坊,殿下为什么要单独开,而且殿下可知晓柜坊如何运作?】

【殿下言,正是因为不知,所以才来询问。】

看到这,李世民摇了摇头,这都不懂柜坊如何运作,就要开柜坊?

这不是开玩笑么,这确定不是不是一时兴起??

李世民不由的觉得有些好笑:“怕不是要闹出一些笑话来。”

【马周则解释道:自古以来,上听下达皆靠信件,而国土辽阔,如此便需要邸店供给人和马休息。

但邸店平时无事,却不能没有,而且要人来维持运转。

于是当地官员,便让邸店给路过的行商旅人提供食宿,供给邸店运转。

直到货物所涉金额巨大,商人遭山匪劫掠,路有遗失,便将货物寄存邸店,邸店开票证明。

后来买家也会将钱寄存在邸店,只要拿着邸店票据证明,商人柜坊也能取钱。

如此一来,钱和货都在邸店,这交易秩序更换票据所有权,便完成了交易。

后来买家卖家都无需出面,无需更换所有权,只要货物,可以直接拿着票据相互交易,到时候只要拿着票据在邸店便能够取走货物,完成交易。】

对此,李世民点了点头,如今的柜坊也是相当的发达,尤其是交通要道,港口码头。

【殿下询问,买卖双方岂不是只能在同一个柜坊交易。】

【马周理表示正确,不同的柜坊钱货不同,只有同一个柜坊才能如此交易。】

【薛大鼎又问,殿下想开什么柜坊。】

【殿下答道,想开一个互通的柜坊,名叫银行!】

李世民看到这,眉头微微皱:“互通的柜坊?这怎么可能?”

他摇了摇头,打心底的不相信各地的柜坊能够互通。

为什么这么说呢?

道理也很简单,每个柜坊有自己的熟商,也会因此制定相应的规则从商人身上收取一些钱。

如此一来,柜坊就会尽可能的留住熟人,以免相近地区的柜坊把熟客给抢走。

这样相近地区柜坊就构成了竞争关系。

这都存在竞争关系,那怎么能够让柜坊之间的契约相互生效?

这契约都不能生效,那怎么能互通??

李世民看着这张一百文的纸票,想不通这怎么能够得到其他柜坊的承认。

【众家臣不解,这柜坊如何才能互通。】

【殿下说,如今柜坊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大钱小钱不一,红铜黄铜的成色重量不同,更有使用大小钱重量差距造假的。】

对此,李世民默默点了点头,铜作为钱就是这样的问题。

但没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铜生锈之后是有毒的,长期接触难免有毒。

【薛大鼎拿起红票,问道,这红票如何解决?】

【殿下言,这个红票代表一百文足量的大钱,只有商人存了足量的红票,才能获得这一百文的大钱。】

【商人存了多少,那便发放多少红票,谁拿着红票来取钱,那也给他足量的大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哪怕红票磨损,断裂,但红票只要是真的,那都能够兑换一百文。】

【这样就无惧铜钱在流通的时候磨损,而且也方便携带。】

李世民点了点头,按照重量不按数量,这样一百文就兑换足重的一百文钱,这倒是个好办法!

而且小小的一张红票,携带方便,就算是磨损了也能兑换,这倒是个好东西啊!

不过···

李世民忽然又意识到了问题,这张纸要是伪造了怎么办?

【梁猛彪问,这若是有人伪造这张纸呢?】

【殿下让众人看这张纸的精美,又说若有这个本领,做什么事不好呢?】

【梁猛彪道,若是用上雕版,那只需要雕刻一次,便能无穷尽的印刷了,这该如何解决?】

【殿下道,已经在上面做了防伪,只需要将红票对着光,便能看到其中的奥妙。】

李世民看到这,二话不说,拿起对着光看,只见光透过纸张,缓缓出现了人头像的水印。

他一愣,想起之前造纸滚筒的事情,此刻好像明白了什么,露出笑容。

“这燕王,把水印用在这个地方!!”

“这要想伪造,怕不是想破头都想不到!”

【一众家臣半信半疑,对光看去,便看懂了其中有殿下人头像的水印,当即明白了。】

【殿下在言除了水印以外,还有更神奇的,不过需要将门窗都关上再看。】

【众人议论纷纷,猜测可能是发光粉,待关上门窗,果不其然纸币上的数字发着微光。】

李世民看到这,不由的眉头皱起,看向了窗外,只见高大的机械摆钟站立在了广场上。

记得没错的话,上面的指针和数字也是刷上了发光粉的。

除此之外,他记得发光粉还和松脂混在一起,捏成了佛祖,神灵卖给了其他国,由此获得了几十万贯。

这东西这么挣钱,他居然用在这小小的纸上。

这不对劲。

【马周断言,有这几样技术,恐怕谁也伪造不了伪钞。】

【殿下继续说道,除此外红票有属于自己的编号,即便是所有的工序都被人知晓,但编号相同,也算是伪造的。】

【众人不解,这编号有什么用。】

【殿下言,只要发现了相同编号,就能找到地方,顺藤摸瓜寻找伪造之人。】

对此,李世民面露凝色,这居然还有编号?

这么严密的防伪措施,这个东西···很不对劲。

他不知道其中的问题,但这么多的防伪措施,任谁都能察觉到问题。

【薛大鼎又问,除了这个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殿下言,货物也存在问题,比如牛羊活物容易掉秤,桐油怕货,粮食怕潮。】

【这些东西放在柜坊,本身就是很难做的生意,再加上每个地方的物价不同,柜坊难以评估货物的价值。】

【而有了红票就不同,买家拿着红票,自己就能评估,运走,寄存,其中无需固定在柜坊,也无需等候时间,一手红票,一手货物就能完成交易。】

【买家若是想买东西也只需要拿着红票,若是想要兑换成铜钱也可以来到银行。】

【如此一来,交易方便,兑换也方便。】

对此,李世民点了点头,这红票确实在交易的时候方便了很多。

【除了商人百姓红票,其他的柜坊只要有足够的铜钱,也是能够使用这个红票的。】

【一旦全国使用上了红票,那商人在无论走在哪里都能够用红票兑换铜钱。】

【这样一来,就完成了柜坊所不能完成的互通,不限于地域。】

对此,李世民想了想,然后面露古怪之色:“这太异想天开了!!”

在他看来这就是异想天开,因为柜坊存在竞争关系,他们有怎么会承认王府的红票呢?

就算是承认,那各地前往幽州兑换铜钱,也是需要时间,需要成本的。

而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要知道商人之所以会把钱存在柜坊,那就是担心钱和货被抢,所以才存在距离近,且有官方背景的柜坊进行交易,这样才安全。

而使用红票,那距离幽州远的人像兑换铜钱,那不是得去幽州兑换。

这途中不也是有成本,有距离,这不也有危险??

这交易虽然没危险,但是兑换的危险反而更高,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想到这,李世民不由的感觉这事不靠谱,相当的不靠谱。

喜欢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