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永宁 37 幽幽心事

作者:重瓣青莲 分类:言情文学 更新时间:2022-06-03 18:08:08

蕉叶掀帘进来的时候,看见公主正坐在西首的坐塌之上,手握着心口,眉头紧蹙,双目一霎不霎,紧紧盯着林昭,连她进来,也未曾察觉,显见得是听到紧要关头。而林昭则站在公主身前,眉飞色舞,手中还连连比划,说得也是万分投入。

蕉叶在门口立了良久,心里又是欢喜又是酸涩,她自然是替公主高兴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句话对于皇家女儿犹甚,公主她,与林将军两情相悦,何其幸运?可是她心底到底还是有一丝隐隐的酸涩,在每个公主想念情郎的夜里,她倚坐在公主身边,心里的期盼之意,何尝少了一点?可是林将军大约从来没有留意过她,不管是当日他在容华宫外为她出头斥责送饭的太监,还是一路护送她和樱珠到陵下宫来,他与她说话,只是因为她是公主的侍女,而不是因为,她是她,是温柔和顺,心灵手巧的蕉叶。有公主的光辉在前,没有人能看到她这片微不足道的叶子。

她正在想着,林昭已然看到了她,笑问道,“蕉叶小丫头,你在那里傻站着做什么?”

蕉叶心下大窘,忙答道,“看公主和林将军说得热闹,没敢打扰。”说着,便走了过来。将手里端着的一盅药放在小几上,向令婉道,“公主,到了吃药的时辰了。”

令婉一见那药便皱起眉头,露出嫌弃的神色道,“放那儿吧,我一会儿便吃。”

蕉叶却不依,笑着对林昭道,“林将军,你瞧瞧,我们公主这么大的人了,还总是嫌药苦。我们若不看着她喝下去,她便要耍赖。上回把药倒在窗根底下,还有一回,是倒在笔洗里,真真叫我们不知道说她什么好。”

林昭听了,忙问道,“你们公主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

蕉叶正要回答,一旁的令婉却抢道,“并没有怎么样,还是十五那日下了趟山,受了些风,回来便咳嗽了几声。我原说是不妨事的,偏蕉叶丫头大惊小怪,硬是熬了药来,逼着我喝。”一面端起那药来,揭开盖子,闻了一闻,立刻紧皱了眉头,吩咐蕉叶道,“去做碗甜汤来,这药太苦,须得用它压一压。”

蕉叶听了无法,只得转身出去,令婉看着她揭帘要走,一只脚已跨出了门槛,却忽又回头向林昭嫣然一笑道,“林将军,这药可着落在你身上了,千万看着公主喝下去才好。”语毕,这才退了出去。

令婉听了这话,嘟了嘟嘴,嗔了一句,“这小妮子,胆子越发大了,认真管起我来了。”

林昭却拍手笑道,“几日不见,蕉叶到越发厉害起来了。她也是为了你好,如今你孤身在这里山里,不比昔年在皇宫中,样样俱全。要是真得了风寒,那可不是玩的。”一面示意她喝药,一面又笑她道,“我竟不知你还有这各脾性,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个人,这会子,竟又成了小孩子了。”

令婉此时一心想着怎么逃脱这顿苦药,听他笑话自己,一反常态地并未回言,只转过话题道,“阿昭,你方才正说到陛下让青弟出来面见群臣,底下怎样了?你可见到他了不曾?快告诉给我听。”

“见是见到了,不过却磨蹭了好大一会儿方才出来。”又走到令婉的坐塌前,弯腰笑道,“那平阳郡王一现身啊,便唬了我一大跳。你猜是为什么?”

令婉急道,“是怎么了?青弟他,难道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吗?”

“非也非也。”林昭故意作出老夫子的神态,摆着手,在原地踱步,口中念念有词。“那平阳郡王站在大殿上,头带着金灿灿的束发冠,身穿着白蟒箭袖的郡王朝服,身上虽然清瘦,但行动无碍,哪里像是有大病在身之人啊。”

说到这里,回头向令婉一瞥,却见她手中似乎拿着什么,见他看来,立刻把那东西藏在身后,说道,“哼,这必是李公公令人给他梳洗打扮了,以便掩人耳目。后来怎么样了呢?”。

林昭嘴角一扬,显出若隐若现一丝笑意,走到令婉身边坐下,亲手端起那药盏,舀起一勺,笑道,“公主殿下,小将亲自服侍你喝药,如何?”

令婉还要推脱,那一勺药却已然递到嘴边,她只得把心一横,闭眼吞了那勺药,秀气的双眉蹙成了一个山字。还没等她缓过劲儿来,下一勺药又已递到唇边,令婉下意识地便要伸手去推,可是那持勺的手却稳如磐石,不为所动。令婉心下气苦,瞪了林昭一眼,见他双眸带笑,冲自己一点头,只得又闭眼喝下去。

林昭一边一勺一勺地喂着药,一面继续说着那日大殿上的所见所闻,以分散令婉的注意。

原来那日皇帝一见到平阳郡王这般模样,也料定他并无大碍,不过下人造谣,以讹传讹。遂似笑非笑地看着王公公道,“王公公,你可看仔细了,平阳郡王好端端地站在这里,你更有何话要说?”

王公公却神色不变,膝行到平阳郡王跟前,行了一礼,见他毫无反应,便颤声道,“三皇子,你还记得老奴么?”那平阳郡王萧琮青却似对这一切一无所觉,目光缥缈,直直地看着大殿外的青空,双眼如一潭死水沉寂。

王公公见他如此,忙伸手拉住他枯瘦如柴的小手,痛道,“三皇子,你怎么不说话呀。你有什么委屈,陛下在这里,他定会为你做主啊。”说毕,泪如雨下,几乎支撑不住老迈的身躯。

此时满殿中屏息静气,皆要平阳郡王作何回答。那萧琮青却仍是怔怔的,半响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着哭倒在地的王公公,一副茫然的神色。到得这会儿,满朝中人都已看出了几分端倪。那杨太傅见此,心下已知王公公所言非虚,却故意上前来喝道,“琮青,太极殿是何地方,何敢失礼如此?师傅往日对你的教诲,你可还有一丝一毫记在心上?”

原来当朝规矩,皇子们需事师如父,不可违逆分毫。先帝虽对这个幼子颇为宠爱,却也不容他忤逆师傅。杨太傅又教徒以严,对这一干金珠玉叶,也不留情面,轻则斥骂,重则体罚,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此时他怒斥之下,平阳郡王竟仍然不为所动,眼中一丝波澜也无。他小小稚童,若是装假,断不能装得如此之像,众人纷纷交换眼神,都心道,平阳郡王怕是真的已经心智全失了。

杨太傅见他如此,长叹一声,向上跪下道,“老臣斗胆,有一事相求陛下。”

皇帝忙道,“老师起来说话。”

“求陛下允许平阳郡王出居老臣府上。”杨太傅的声音苍老,语声却颇为坚定。

丹墀上玄服的年轻帝王,俊朗的眉目间隐隐有一丝黑气转瞬即逝,他环顾阶下众臣,朗声道,“皇子出居臣下府上,并无这样的先例。老师爱惜朕之幼弟,朕心怀感激,但祖制如此,朕不敢开次先河。”

“陛下,臣认为杨太傅此请非但是为平阳郡王考虑,更是为了陛下的江山啊。”队列中又有一人闪身而出,跪在杨太傅身侧。

皇帝向下看去,此人亦是先帝倚重的老臣,张贵妃和秦王权倾朝野之时,他曾屡次建言,维护自己,绝非秦王党羽。今见他如此说,便问道,“吕爱卿此言作何解释?”

那人跪直身子,不卑不亢道,“陛下,杨太傅此行实是为陛下的令名考虑。积毁成山,三人成虎,陛下熟读史书,如何不知?古往今来,多少忠臣良将,帝王侯爵,皆毁于市井流言。陛下虽则善待幼弟,不加苛责,然而庶民百姓,如何能知?悠悠之口,易疏难堵,陛下若一味用刑,必失民心,不利于江山稳固。依臣愚见,陛下莫如施恩于平阳郡王,令谣言无所凭据,不攻自破。到那时,陛下再细细查访始作俑者,此方为上策。”

皇帝听罢此言,沉吟不语,杨太傅在旁亦道,“陛下,老臣之忠心,可昭日月。吕大夫所言正是老臣心下所思,除此之外,老臣还有一层考虑。平阳郡王年幼,若放任他在宫中长大,难保不受小人挑唆,日后恐有生事之虞,而将他置于老臣府中,老臣必日夜教诲,令他感念陛下深恩。此行一举多得,还望陛下三思。”说毕,伏地不起。其余人众,也随之跪下,口呼三思。

大殿上沉静半响,唯有帝王冠冕上的十二旒轻轻摇晃,发出簌簌之声。萧琮云只身站在玉阶之上,眼睛扫过幼弟单薄的背影,扫过群臣跪伏的身姿,看向太极殿外重重的宫门,忽然感到一阵疲惫,良久,他深吸一口气,语声平静地吐出两个字,“准奏。”

令婉早已喝完了那盏药,静静地听着林昭的讲述,浑然忘却了口中的苦涩之意。她听到此处,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却又叹道,“哎,这回王公公是把皇兄狠狠地得罪了。阿昭,这事原该我去做的,王公公他,是替我承受了皇兄的怒火。”

林昭摇头道,“你一心要救弟弟,我不忍阻拦你,但此事上,我原是不赞同你的。一来此事着实凶险,一着不慎,连我也救不了你。二来陛下当年受尽苦难,如今一朝称帝,臣子们非但不能体谅他的顾忌,反而苦苦相逼。婉儿,你没见到他在大殿上的神情,我看在眼里,却知道他是很有些伤心的。”

令婉知道林昭与皇帝自幼一同长大,情谊深厚,而她与这位皇兄从一开始便有裂痕,所以二人之间,一直鲜少提到这个话题,如今林昭这般开诚布公,她略想了想,便轻声答道,“我知道了,你放心,他毕竟是我的兄长。如今青弟得救,母妃无恙,我跟他的恩怨也算是一笔勾销了,我答应你,下不为例。”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