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谨身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再兼礼部坐堂尚书,加少师、太子太师的高拱,依旧像当年听到裕王府有什么动静立即急匆匆赶来一样。
在发现陈洪被赶出来,而陛下召见徐渭之后,高拱找了个借口立即觐见……十多天前,钱渊单独觐见闹出那么大的事,而徐渭是钱渊离京后的随园核心人物。
“拜见陛下。”
“高师傅免礼。”
隆庆帝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但冷眼旁观的徐渭总觉得这笑容有点僵硬。
高拱可能忘了,如今他的学生不再是个皇子,而是个皇帝。
面对高拱肃然眼神和气势,隆庆帝有点坐立不安,有一种被捉奸在床的感觉……当年在裕王府,高拱和钱渊就是王不见王,登基之后,这两位更是从不见面,即使是觐见也要挑对方不在的时候。
但下一刻,隆庆帝眼角余光瞄见平静的徐渭,突然反应过来了……又不是钱渊在场,算不上捉奸在床!
“陈伴,还不搬个凳子来?”
“高师傅快坐……”
“谢陛下。”高拱慢条斯理的坐下,也不看坐在另一边的徐渭,朗声道:“今日内阁共议黄河事,去年都察院右佥都御潘季驯总理河道,整修漕运,开凿新河道,今岁山东大涝,黄河泛滥,潘季驯并南京户部、工部请调拨钱粮。”
隆庆帝咬咬牙,他对户部的事相对比较熟悉,这马上就要给边军发放粮饷了,东南说不定还有战事,而很可能接下来很长时日税银断绝,手上的银子是要省着用的。
但治理黄河这笔费用不能省,也省不下来,不说黄河泛滥会折腾出多少灾民,关键是会影响漕运,这是国之大事……隆庆帝再咬牙也只能点头。
“内阁并户部砺庵公共议,不能所有钱粮都从朝中调拨……”隆庆帝看向徐渭,“记得前任宁波知府唐顺之在东南修建粮仓,存粮甚多?”
徐渭起身应道:“确有此事,行通商事后,东南民众多种植桑麻、茶叶,荆川公恐有缺粮之忧,命海商贩货回程转运粮米以备用,先后输闽赣、辽东……为此至今户部还欠着这笔债不肯还。”
“展才要讨这笔债……让他找户部去撕扯。”隆庆帝想起这事就想笑,“砺庵公也真是……居然把陆平泉拉去户部。”
看隆庆帝和徐渭谈笑,高拱脸色愈发不好看了,猛烈咳嗽两声打断道:“陛下,另有一事禀报。”
“高师傅只管说就是。”
“西南土司互相攻伐,越闹越大,云南总兵官无力弹压,兵部拟浙西参将戚继美调任云南副总兵,如若弹压得力,当继任总兵官。”
几句话刚被隆庆帝听进耳中,那边的徐渭已经勃然大怒,“参将升任副总兵,调驻他省,此乃兵部职责。
杨惟约投入高门,高阁老就觉得兵部是自己的地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太肆无忌惮了,你何尝将陛下放在眼里?!”
杨惟约投入高门……这话说的阴阳怪气。
高拱倒是没有发火,只冷笑道:“内阁大学士与陛下商议国事,尔等小吏何敢乱语?!”
斗嘴皮子?
徐渭除了钱渊谁都不怕,同样冷笑道:“大学士五品官,徐某人侍讲学士亦五品官!”
呃,徐渭这是不要脸了……听得隆庆帝好险笑出来。
正儿八经的说,大学士还真是五品官,只不过入阁之后都要兼任尚书衔,而且还会加太师等头衔而显贵。
这话将高拱堵得胸闷不已,暗骂难怪是钱渊那厮的知己,嘴巴真利索,自己再将太师、太子太师、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这些头衔丢出去压人,就显得有点落于下乘了。
高拱正犹豫时,那边徐渭已经反攻倒算了。
“钱展才两度南下,不惜抛储相之名,甘冒奇险,力挽狂澜,拯万民于水火之中,却遭朝中奸党妒恨,编织罪名,进献谗言,恨不得置其于死地!”
“你高阁老如今手揽大权,其势更甚当年严分宜,但有何寸功于国?”
“难道新郑高家祖籍非山西洪洞,而是从黄州迁居而来?!”
徐渭戟指大骂,骂得高拱眼睛都要喷火了,黄州……那是秦桧的乡梓。
一旁的陈洪是从内书堂熬出来的,偷偷看了眼隆庆帝……这位一脸茫然,估摸着没听懂。
高拱铁青着脸没去反唇相讥,呃,他也知道,论嘴皮子,自己不是徐渭的对手。
“陛下,钱渊以兵部侍郎衔南下巡视海疆,但东南多有其旧部,当另择良将……”
“哈哈哈,元辅将心腹董一奎塞到浙江做总兵官,没想到高阁老也有心腹大将!”徐渭唾沫横飞,“就是不知道高阁老是不是要抢了浙江总兵官!”
陈洪往后退了一步尽量不惹人注意,虽然自己被称为内相,但这种场面还真没资格掺和……听听徐渭那些话,句句带刀,字字钻心。
高拱独揽大权,越徐阶执掌票拟,将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洪呼来喝去,礼部、吏部、兵部都是他的自留地,还要结交外地统兵大将……
换成嘉靖帝,徐渭说的隐晦一点,说不定高拱今日就得下狱,隆庆帝倒是没怀疑高师傅,装模作样训了徐渭两句,才说:“高师傅,浙江巡按御史的奏折你也看了,说不定此时东南战事已起,展才当年以平倭而名声鹊起,兵部侍郎衔也合适……”
高拱厉声道:“朝中多有贤臣良将,非他钱展才能平倭!”
“那是自然,不过东南多山多水,少有地势平坦的平原,西北将门未必能适应。”徐渭还在戳刀子,“高阁老说说,您那位心腹大将何许人也?”
“文长,统兵的应是文臣。”
“对对对,陛下说的是。”徐渭恍然大悟,“前任浙江巡抚谭子理最为合适,可惜还丁忧守孝,不过即使在朝也不行,他是展才的小舅。”
“对了,福建巡抚吴惟锡也合适,不过多年前他与尚是秀才的展才订交,来往频多,也难入高阁老眼中。”
“噢噢噢,臣想起来了,宁夏巡抚王崇古肯定合意,当年曾任苏州兵备道、苏州知府,虽然击倭多遭败绩,但却是兵部尚书杨惟约的连襟!”
隆庆帝咧着嘴忍笑,徐渭这张嘴真是锋锐如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