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练师的腰很细,臀胯又很宽。

两者比例很不协调。

孙权之前,就多有不满。

但从魏石刚才的神情中,步练师却分明看到了惊异和欣赏,还有就是男人**裸的占有欲。

楚宫好细腰。

这位南郑侯,难不成喜好“大臀”。

“妾身步氏,见过南郑侯。”

步练师心头震惊,恭维的话说得好听,但脚步却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仿佛魏石要吃了她一般。

“石久闻步夫人贤淑美貌,深受爱戴,今日不见,果然如是。”

魏石淡然一笑道。

看到步练师捂着胸口惊吓的小表情,倒让魏石对步练师越发的感兴趣起来。

建安四年(199年),庐江被孙策所攻陷后,步练师的母亲带着她一起被俘过江。

随着,步练师因美貌被孙权看上,成为妾室。

所以,步练师的真实身份,其实和孙尚香一模一样,都是隶妾出身。

也正因身份低微,步练师在成为孙权后妃之后,还“好心好意”的经常给孙权送美人,也因此很得孙权宠爱。

与步练师的“大度”相比,孙权的继妻徐妃则要“小气”的多。

这个徐妃的父亲徐琨,其是孙坚的外甥,孙策与孙权的表兄弟。

随后,徐琨率部曲随孙权从军征讨黄祖,想要为舅父孙坚报仇,结果中流矢不治而亡。

有亲近的姻亲关系。

又有父亲为孙家战死的忠勇事迹。

再加上“侄女侍叔”的禁忌之癖,只要徐妃不作,孙权这后宫,妥妥就是她的。

只可惜,徐妃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还是被废黜了。

这里面,有没有步练师的原因。

魏石不得而知。

而在徐妃被废之后,步练师独宠孙权后宫。

并于同一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生下了长女全公主孙鲁班。

这个女人,不简单。

绝对是搞后宫政治的高手。

“妾身出身贫寒,当不得魏府君赞誉。”步练师心慌意乱的回了一句,然后就匆匆借口去看望小吴国太,离开了魏石的视线。

魏石的眼神太犀利,仿佛要看穿她的心思一般。

这让步练师感觉到了窒息的压力。

孙尚香与小吴国太见了一面之后,焦虑的心情也缓解了不少。

“仁姬,孙、魏两家结盟,事关抗曹大计,事关江东存亡。”

“汝兄长的意思,是让你继续在荆州盯着,不能让别人影响了两家的关系。你记住一点,子仲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万万不可使小性子。”

小吴国太语重心长教育道。

木已成舟。

孙尚香既然已经是魏石的妾室,那就要担负起维系孙、魏两家关系的重任。

这個任务不轻松。

小吴国太已经从步练师的口中,得知了魏石身边,还有曹操、刘备的女眷。

“母亲.....。”

孙尚香泣声道。她本来以为,接下来要跟着母亲回转江东,但接下来,小吴国太的这一句话,却让孙尚香又不得不留了下来。

“仁姬,你三嫂前不久也来了荆州,你寻个机会,好好的和她叙一叙,她的智谋,可比你二嫂要厉害得多。”

小吴国太生怕孙尚香吃亏,又主动的提起孙翊妻徐夫人。

孙权继妻徐妃、孙翊遗孀徐夫人。

两人都姓徐,出身也都是吴郡徐氏一族,从辈份来说,还是族中姐妹。

不过,就心计来说,三个徐妃都不是徐夫人的对手。

“锦嫂嫂那里,怕是对仲兄有意见.....。”

孙尚香期期艾艾的说道。

徐夫人小名一个“锦”字。

平素也只有亲近之人,才会叫她的小名。

孙尚香和徐夫人关系处得还算不错,所以,平素也是多以锦嫂嫂相称。

“放心吧,等会我会写信一封给你三嫂,到时候,你拿着信给她,她自会帮你。”

小吴国太叮嘱道。

孙尚香现在可是孤军奋战。

依小吴国太的想法,孙尚香加上徐夫人,正好一文一武,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还有,仁姬你要知道,早日与子仲生下一儿半女,你的位置才能巩固,要不然的话,你不仅现在的位置保不住,还有可能被后面的人超过。”

“阿母这里,还有不少的秘笈,当年汝父号称猛将,也败下阵来?”

魏石并不知晓,小吴国太私底下,又传授了孙尚香不少的隐秘招数。

不过,要是知道了。

魏石也不会在意。

他的一双眼睛,早已在后世练就了火眼金晴。

不管是七十二式,还是三百六十五式,都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

孱陵会盟,最后以三家正式合盟的形式顺利结束。

根据盟约,孙权将遣出周瑜为左督、程普为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精军三万沿江上至夏口,在沙羡至赤壁一带布防。

魏石这边,遣出黄忠、甘宁两支军队,共计兵力六千人,由江陵穿过云梦泽,与周瑜军在赤壁一带会师。

刘备一方,则比较寒酸了,只拼凑出了两千人助战。

当然,这并不是说刘备真正的兵力,就只剩下了两千,而是他有意藏拙了。

同时,关羽军、张飞军的主力,也还在江夏郡北部阻拦赵俨曹军东路军南进,一路无法抽身回返。

孙、魏、刘三家联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曹操的耳朵里,让拿下荆州,志得意满的曹操气怒交加。

他本来还想等赵俨军前来会合之后,再合兵一处,直下沔水攻取夏口。

现在,曹操却不想等了。

他的西路曹军总兵力不下十五万,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三家联军。

在巨大的优势下,不仅是曹操,就连荀攸、程昱、董昭、刘晔等谋士,也乐观的认为,击败南方诸侯的乌合之众不在话下。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

孙、魏、刘三家联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

其时,曹操军中因水土不服而病倒的北军将卒越来越多,同时,毛玠的曹军水军、蔡瑁、张允的新附军之间,又多有矛盾,磨合时间太短,士气不足。

双方在江上遭遇一场,曹军水军被联军杀得大败,曹军损失有近万余人。

曹操不得已,只能将水军“引次江北”与岸上步军会合,战船则停靠到北岸乌林一侧,继续磨合操练水军,等待良机。

联军主帅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