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唐 第33章 秋去冬来 岁月如歌(三)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5 00:16:53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北方飘飘洒洒的落下第一场雪,江南仍是杨柳青青,和风煦日。

中秋过后月余,一些人的目光投向刚刚结束的院试。九月廿三,出案日,辰时三刻,府衙前已聚集了不少人,多是弱冠少年,也有少数面色苍白或萎黄的中年甚至鬓发斑白的老人,三两成群,偶尔交头接耳谈上两句,无人喧哗。

紧张自是在所难免的,过了院试便是“秀才相公”了。虽然,民间多称文人士子为秀才,却是泛称,并非代表尽是取得生员身份。有了这身份,才算是有了功名,踏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得随便用刑等特权,成绩优秀的“禀生”,可得官府按月发放之禀膳。对于家境贫寒的读书人,此诚出农门跃龙门之不二路径也。

沈睿自是不紧张的,文章写??好吧,是抄??成那样,还过不了关,郭禀义提学之位怕也坐不稳当了。其实,科考于他而言真没怎么上心,不读书没有大出路,但读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脑子里且装有作弊神器,真想走这条路,将抄袭进行到底便可。考试这种事,经历太多。那世各种考,中考考高考资质考上岗考公务员考??考试大概是评选人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院试,大抵便是初升高的中考了。原先那个国度,有一个阶段,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人才匮乏,文盲比重惊人,读书人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臭老九”成了香饽饽,在农村,高中生便已炙手可热,能出一个大学生,非止是其祖上积德,扬眉吐气,整个村庄都与有荣焉,十里八乡引为话资。国家重视教育了,大力扫盲,实行义务教育法??三十年后,大学生满大街都是,问题又来了,找工作难,非重点大学毕业,打工搬砖、扫街擦鞋的比比皆是,人力过剩,还是人才过多?终究是适者生存,重能力不重学历。高考,就是科举时的乡试了,曾经一句话以概之------“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但最惨烈的还是公务员考试,拼的不仅仅是自身能力,更拼爹拼娘拼外公??倒是类似于会试了。有对联为证,上联: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考出未来;下联:乡试会试三甲殿试,试比天下;横批:殊途同归??好吧,纯属杜撰,此处可有掌声。

院试出案,沈睿表现的毫无压力,就便考不过,做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亦无不可。况且,科举入仕这个选项他从未考虑过,做官,总比做人难。但有人可是在意的,譬如沈老爷子,譬如沈赋沈敬儒,传承、脸面、兴衰,关系到家族的可持续发展,怎能不放在心上。老爷子很是淡定,早先有所表露:依着三郎的才学,他郭明理敢徇私舞弊,御史中丞又如何?咱们沈家不以势压人,可不代表不会压人??老人偶露峥嵘,心卧猛虎呀。沈郎中却多少有些坐不住,他膝下一儿二女,长女已出嫁,次女年幼,衣钵传承自是要寄托于独子身上。早先,这个儿子是让他失望的,甚至已不再抱有希望。族里难免会有些闲言碎语,都道二房说不定就要没落了,有“好心人”还隐晦的劝他纳妾,个人意味不言而喻??他一笑了之,纳妾?是不可能的了。儿子,再不济也是骨血相连,但愿他能快快乐乐的活着,那比什么都强??当然,严父慈母嘛,有些东西没法付诸言语,他也总有一日能明了父母的用心良苦。但,似乎只在一夜之间,儿子来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预料到的华丽转身,是突然开窍,是厚积薄发,还是祖荫显灵,都不重要,自豪吧,看谁还敢对二房指指点点,看谁还敢背地里说我沈敬儒闲话??对于此次院试,信心自是满满,外面不是在传案首多半是三郎的么,倒也不无可能??但,终究还是有些许担忧,让三郎将答题默写出来,看了看,结果吓住了,是被震住了------这,便是放在乡试会试,也是必中的呀??这小子,在想些什么呢,区区院试拿出这样两篇赋论,将来的乡试乃至会试还能拿出更好的不成??拿去给父亲看了,老爷子捋须而笑,老怀安慰呀??院试是必过的了,案首也大有希望了??这一赋一论写的让他颇为受伤呀,至少他是达不到这水准的,又细细欣赏了几遍,精彩啊,只是其中有一存疑之处,他想了一夜,也没有个定论,出案这一日,知道三郎并没去城里等消息,而是在书房写字,思索良久终是若无其事的过去。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沈赋倒也开门见山:“此句用何典?”

“想当然耳。”

“??”沈赋默然,脸色数变,心中默念:“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终是笑骂道:“你这小子,可是让晦庵先生??为难了??”

朱老夫子倒是不为难,此次信州院试,他是评卷人之一,依着他的声望,五个评卷人自是以他为主,就是提学郭禀义也是对他尊重有加。

阅卷大部分时间是枯燥乏味的,应试者众,平庸者居多,偶有良篇佳作当如久旱甘霖。几位评卷者的水平在那,几百份答卷,工作量倒是不大。此次出案,辰时已过,仍未张榜,便是因沈睿那篇文章有了争议,迟迟无法评定名次。

朱老夫子集儒家于大成,世人尊为朱子,行文论教,开馆授学,学问渊博,年逾古稀,原本是喜怒不形于色了,但仍为沈睿这篇文章击节赞叹:“读睿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子,放出一头地。”这是要提携后进了,犹未意足,拿起文章诵读:“??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以刀锯之所不及也??妙善??诸位,吾等不如也??此书置于春闱,也是必中的??当点为本年院试案首。”

余者皆出言附和,唯有郭提学迟疑着说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有此典故么?敝人愚钝,遍思所读书卷,着实记不得典出何处??”

“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朱老夫子稍显不悦:“记不得当无乎?自去查清可也。”

郭禀义只道:“朝廷开科取士,马虎不得,还是再议议吧??”

这一再议,当天便搁置下来。照说院试名次排定,实是提学大人说了算,只是晦庵先生德高望重,要与提学打擂台,郭禀义倒也十不好专断独行,唯有一拖再拖,延误了出案发榜。

已是巳时,府衙外的士子们开始骚动起来,往年这个时辰早就放榜了,今次出什么问题了么?围在前面的士子不断询问差役何时放榜,后面的开始高声抗议??衙役们面面相觑,有机灵些的赶紧去禀告大人。中秋夜乡贤祠那边的骚乱踩踏事件余波仍在,诸多手尾尚在处理当中,但一定是有人为此背锅的。虽说这里只区区数百书生,但读书人一旦闹起事来??只会更不按套路出牌??前车之鉴啊,可不敢再起事端了。

“提学大人,仍需再议么??”府衙西厢内,朱夫子神情颇为不豫,质问郭禀义:“再不放榜,外面那些个读书人要闹将起来------信州区区一院试可真要声名在外了??”此番说辞已不啻是质疑问难了。

“圣恩浩荡,敝人不才,蒙圣上看重,被点江南东路提举学政使。在其位,谋其政,尸位素餐敝人不为,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郭提学大义凛然,取的好名字啊:“昨夜未眠,遍翻古籍无果,当可断定沈睿之典用错无疑??此乃重大失误,如此案例,多评为废卷,本试不取亦无不可??”

“不取?朝廷制举开科,选拔贤能,以何为据?且不说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有否用错典故,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些可都是杜撰的??声名在外,打压不住了??”朱夫子真正动怒了:“提学大人,点到为止吧??御史中丞??可红得多久??莫冒天下之大不韪??老夫言尽于此,终究是提学大人定夺决断,多说无益,不奉陪了??”

郭禀义脸色阴沉,心中大概也是天人交战,直到朱夫子要踏出门口,方唤了声:“晦翁,留步??”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