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第1273章 【仿生动力公司】

作者:昭灵驷玉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4-04-07 12:51:14

6月3日周六。

下午16时许,方鸿来到了仿生动力公司总部。

此刻,在该公司的一个测试场地上,方鸿跟仿生动力公司的创始人马高远以及一个招聘于西工大毕业的技术团队在一块。

“这是我们已经完成最终定型的仿生扑翼飞行器‘隼鸟1号’,并且已经通过了军方验收标准,采购也已经提上日程了。”设计该产品的团队负责人向方鸿介绍。

“这么快?已经定型通过验收了?”方鸿颇为惊讶,旋即从对方手里接过隼鸟1号进行一番打量观瞧。而那位技术团队负责人继续向他介绍道:“隼鸟1号的翼展76.5厘米,起飞重量285克,也就半斤多一点,大量采用了高分子新型材料,所以才会如此轻巧。”

方鸿不由得点了点头,顺手掂量了一下分量确实非常轻巧,那位技术负责人继续说道:“……但是它可以依靠内置的电池飞行超过5个小时,刷新了我们自己此前‘信鸽’这个型号所创下的3小时42分的世界记录。”

闻言,方鸿倍感惊讶:“可以飞行5个小时?”

技术负责人点了点头:“确切的说是5小时又19分37秒,能够创造这个记录,最大的突破就是在滑翔层面的技术进步,节省了大量能量。”

听到这话的方鸿恍然大悟,难怪通过军方的验收标准了,升空可续航超过5个小时已经完全具备实用条件。

方鸿看向马高远笑道:“不愧是从西工大毕业走出来的团队。”

旋即再次打量观瞧手里的“隼鸟1号”扑翼飞行器,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最像鸟类的人造飞行器。

与此同时,他旁边的那位技术负责人进一步为他介绍:“它可以单独控制一片翅膀来进行转向机动,不但可以通过前摇臂折叠机翼,还可以通过后舵机折叠机翼,从而实现双机翼在下拍的时候单侧折叠,赋予了它像鸟类一样的方向机动性。”

“不但多处部位采用了基于鸟类关节的仿生设计,还配有多个位置传感器,可以让机翼下拍的时间比上扬的时间更长,实现长距滑翔能力,从而大幅提高飞行效率和延长整体的续航时间。”

方鸿旋即询问道:“可以飞一个看看?”

技术负责人点头:“没问题。”

就在这时,另一位技术团队成员戴上了一套头显设备,方鸿一看惊讶道:“可以用MIX来飞控?你们倒是挺快的……”

站在一旁的马高远微笑道:“MIX头显能够在感知层面得到极大的增强,也省去了我们自己开发硬件,写一个程序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方鸿很满意地点头:“挺好的,前些日子军方就去了星宇科技,MIX军用版不出什么幺蛾子,明年就会量产。”

这下轮到马高远惊讶道:“有这回事儿?”

方鸿再次点头:“昨天还跟秦丰谈了,你们之间要做好平台整合联动成体系化,后边你这边适配军用版MIX设备吧。”

在场的人都是核心人员,本身就参与很多机密事件,这些事情倒也不需要对他们保留什么,就算不说他们也很快就会知道,而且MIX军用版也不是什么绝密级别的事项,本身就是要奔着常备化列装的目标去的也根本保不了密。

要不了多久军用版便会公布让外界知道有这回事,只是个中细节会有所保留。

却说此刻,方鸿手里的扑翼飞行器已经递给了飞手,过了一会儿,只见这架“隼鸟”煽动着仿生翼很快就升空。

方鸿的视线跟着这扑翼机而动,仰着头抬手搭在额头上眺望着在天空盘旋飞行的扑翼机,不由得说道:“只是这么十几米的距离,肉眼看去完全看不出来是机器,与鸟类飞行如出一辙也如鸟类一般安静丝滑,可以悄无声息的执行侦察任务,真是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啊……”

一旁的技术负责人微笑道:“仿生扑翼机最直观的优点就是它的仿生外形带来极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应用在军事层面不管是肉眼还是光学设备,这东西看起来就跟鸟一样根本分辨不出来。”

“而且伪装只是扑翼机的优点之一,它还有很多别的好处,比如飞行效率高、机动灵活、噪音很小。鸟类的飞行效率就极高,按照同等重量计算是远远超过人类的常规飞机,一只大雁一次升空就能飞行上千公里,而同等重量的无人机顶多飞行上百公里就没电了。”

此刻在天空盘旋的“隼鸟1号”之所以能够以不到半斤重,却可以支持超过5小时的飞行时长,滑翔能力功不可没,要知道自然界的一些鸟类,可以借助风力长时间保持滑翔姿态从而极大的节省体力消耗,这架仿生鸟类的扑翼机便是如此。

方鸿看着再次扑腾翅膀飞行的扑翼机说道:“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看来也是不容易的吧。”

旁边的技术负责人旋即说道:“确实不容易,要模仿鸟类扑翼飞行,技术难题非常多,简直就是工程学的噩梦。首先是空气动力学原理,鸟类看起来只是简单煽动一下翅膀,但实际上鸟的几十块肌肉、羽毛复杂作用,不但需要实现一个向上的升力,还需要一个推动它前进的动力,还要维持姿态平衡稳定,有风的时候还要做到适当借助风力滑翔。”

“快速扑腾形成大量局部不稳定气流,这是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此外高频扑动机翼,材料容易疲劳损坏,这是材料问题,控制飞行动作需要精细控制机翼的每个转弯程度,这是控制和算法问题,细分下来这个扑翼机就催生了几十个学科。”

方鸿点了点头顺便询问道:“该领域对比西方,差距还有多大?”

此话一出,这位技术负责人和马高远相视了一会儿,忽然相视一笑,随后马高远回答了他这个问题:“仿生扑翼机这个领域,现在,不能说是我们跟西方的差距,而是西方跟我们的差距,我们现在的研究已经大幅领先西方。”

闻言,方鸿微微一笑:“哦?是吗?”

马高远带着肯定地语气接着说道:“西方很早就意识到搞扑翼机太困难了,他们从国家层面基本都放弃了研发,扑翼机的续航时间一直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但是我们在近二十年来国内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厚积薄发,人才的涌现,以及获得充裕的研发经费,这些新概念的东西就慢慢搞出来了。”

“就说我们公司吧,很多技术骨干都是从西工大走出来的,加上母公司在资金层面的强力支持,我们这边也是多点并进,不只是有在搞扑翼机,还有滚翼机、折翼机、伸缩翼等等各种新概念设计。”

马高远顿了片刻补充道:“其实这里面很多的概念北美NASA曾经都搞过,但是人家不会把数据给你,所以咱们必须都要自己搞一遍试一遍才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最终是‘隼鸟1号’脱颖而出,其它概念设计也是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并不是说毫无意义。”

方鸿点点头给予评价:“搞的不错。”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