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历1995年,闰八月一日。

清晨,在华北大平原上,有一个小乡村,名叫青山村,乃是因后面的小青山而得名。

青山村虽然地方偏僻了一些,但并不封闭,因为附近有条大路通往县城。

小青山上有一座传承悠久的小道观,石墙黑瓦,一间供奉祖师爷的厅堂,后院有东西两排矮小一些的房屋,是道观道士住的地方,整个道观已经比较残破,但尚能遮风避雨。

这祖树观早年曾经荒废了一段时间,也就是十几年前,又回到道观的老道士逐渐修缮才变得完好了一些。

祖树观所在仅仅是一個小山包,坐北朝南,周边一片空旷,山下是一大片耕地,风景还是不错的。

清晨,祖树观之中的几人,被门口一声嘹亮的啼哭声惊醒,随后作为祖树观大弟子的铁牛,打开两扇坑坑洼洼的木门,便发现门口有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看了看四周无人,便摇摇头的叹了口气,随后将小婴儿抱起,返回祖树观内,走向厅堂之中。

看着准备开始做早课念经的师傅道:“师傅,外面又有人放来一个婴儿,看来又是被舍弃的。”

正要念经的老道士早已须发皆白,连动作都有些颤颤巍巍,听到弟子的话,头也不回的道:“现在观里已经不缺那口吃的了,先照顾几天,若是无人领回,便留在观中,没准将来还能继承祖树观。”

“师傅,师兄们也说过要接您出去,你不去,总不能还不让他们出去吧,现在这人都在往外面跑,要去挣大钱呢。”大弟子李铁牛一边说着,一边还颠颠胳膊,逗得怀里的小童哇哇直叫。

“哼,这些个没良心的,小时候答应的好好的,将来大了要继承道观,现在呢,一个个的,一年都不回来一趟。”

听着已经不知道唠叨多少回的话,铁牛明智的转移话题:“师傅,小师弟太小了,还在襁褓之中,我去山下买两只羊上来,好喂些羊奶。”

老道士像是没有听到,继续自己的唠叨。铁牛说完也知道老道士又要唠叨一阵子了,自己就转身朝着山下走去。

祖树观能够经历各种磨难,到现在依然存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这老道士,其原本名字已经不得而知,现在便唤作“青阳道士”,与青阳山同名。

也是因青阳道士年岁足够大,并且在动乱的年代收养了非常多的孤儿,而这些孤儿,离开祖树观,走向外面之后,在各行各业之中也都有些小成就,才能够继续传承祖树观,这是在宗教协会记了名的。

但老道士在他们离开之后,并未过多的与其联系,只是继续守着剩下的几个孤儿,在观中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坚守着其师傅传承道观的遗命。

祖树观虽然残破,但是总归传承下来了。

而青阳观拜祭的祖师,并不是道家的三清,而是一个凶神恶煞拿着九节鞭的道士,虽然这祖师看着不像是一个道士,反而像是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但这却是祖树观,自建立以来就存在的,这是一个石像,也因此才能保存下来,只是面容有些模糊了。

而道观收到孩童也并不意外,早年间道观收留过许多的孤儿,这在附近是众所周知的,而且这些孤儿出去之后互相帮助,过得并不错,所以道观是遗弃婴儿的一个好地方。

现在道观除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士之外,还有四个弟子,大弟子李铁牛,是山下青山村人,早年身体虚弱,就拜了老道士为师,练些拳脚功夫,还真是有些效果,现在铁牛人如其名,身体粗壮如牛。

老二孙学文在镇上上学,老三李学武和老四李双双都才只七八岁,正在山下上小学,有时候和山下的孩童玩的晚了,就在山下吃住,不一定回来。山下村民爷孙三辈多数都被老道士治过病,这都是人情,现在又不缺粮食,所以这观里的小孩子常在山下吃住。

现在又多了一个小五,也是一个男孩子。

祖树观坐落在青阳山上,有五亩左右的山地,能够种植一些粮食蔬菜,再加上靠近山里,能够打一些猎物,换一些柴米油盐,道观中的几人倒也能够粗茶淡饭的传承下去,而道观出去的弟子多多少少也时常寄回来一些钱财,道观并不缺钱,只是也一直都是自食其力,只有几个小的上学才花些钱。

一月之后,祖师堂,老大李铁牛,老三学文,老四双双都在正襟危坐,小五被铁牛抱在怀里。

老道士看着小五说道:“按‘易天地易兮易心难’排辈,小五正好排到易字,名的话,现在正是国家、民族腾飞的时代,就取名叫‘易飞’,也能沾点好运,符合时代特征了。

而懵懵懂懂的易飞,靠着两只母羊喂奶,逐渐长到了七岁,也就是西历公元2001年。

西历2001年,随着新年初开,天地间突然出现一声巨大的雷霆震响,好似整个世界都颤了一颤,惊雷之后,世界似乎没有变化。但是,被惊雷惊醒,正要哇哇啼哭的易飞却骤然停住,眼神一片迷茫,随后渐渐清醒过来。而此时,他的眼睛已不再是纯真的孩童模样,而是变得古井无波,眼中似有星辰流转、岁月变迁,好似经历亿万载的时光。

此时易飞早已磨砺的坚硬无比的道心陡然生出波澜,随后这种恒定的道心变得更加自然,重新恢复了孩童的一些特征,只是眼中再不是完全的童真了。

此时,易飞也已经恢复了他的记忆,同时也明白,刚刚的那道所谓的惊雷,并不是真正的雷声,而是世界震动,这代表着末法大劫已经彻底结束,刚刚又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而灵气也将会逐渐的复苏。

易飞也没想到,末法刚结束,新时代刚刚开始,他就恢复了记忆,比之预料的要早得多,之所以如此,唯一不在他预算中的只有神话大罗金丹法的道文,不过这是一件好事,新时代来临,越早恢复记忆,越安全,不会出现意外,被轮回磨灭。

此时易飞也记起了他在道观中生活的记忆,至于出生之时的父母等等,却是未曾有记忆,可能那时候脑子还没有强大的记忆能力。回想着过去的记忆,易飞发现一切果然与他计划的一样,曾经的记忆都在,只要仔细回想都能想起来,只有修炼之法记忆模糊不清,这不是轮回出问题了,而是他彻底斩去过去的道果成功了,如今开始修炼不会受到原来的道影响。

但是,此时易飞能够看到,曾经的金丹道果就在识海深处,护着自身的真灵灵魂。如果有需要,自己随时能够拿回道果,暂时恢复战力,如果要永久恢复,还需要时间慢慢恢复本源。不过易飞已经决定斩掉过去,重新修炼,走出自己的道。

道观中的老道士早已在2000年的时候便已经去世了,此时,曾经的大师兄铁牛和二师兄学文,两人早已经一块出去打拼了,倒是每个月都有寄钱回来,此时道观中乃是三师兄学武和四师姐双双主事,不过他们两人也在镇上上学了,七岁的易飞也开始上学了,平时在道观和山下村长家住,也是铁牛师兄家。不过师兄、师姐因为附近的中学离家并不远,也比较担心易飞,常常起早贪黑的跑回来。

易飞整理完记忆,发现现在的生活真不错,没有生存压力,年少没有烦恼,而山上的五亩田地也还在种,除了三师兄、四师姐两个,山下的村民是种地的主力,主要都是种植一些蔬菜,自己吃或者送给山下人吃。虽然不缺钱,也不缺粮食,但是这地还是传承下来了。

而绕着道观转了一圈,易飞站在了道观大堂,看着祖师石像,呵呵笑了一声。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